欢迎您访问中国宗教学会易道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!
时间,是空间的本质,也是一切思想的基础。存在的显与隐,意义的有与无,主体间的共在与否,都是时间的去蔽与遮蔽。理性是一种非时间存在,其最高处,可以是一种无时间存在。哲学上的本体论与演化论,宗教上的最高存在与宇宙的创生,其根本处,展现的正是有时...
关于中西文化思维模式比较的观点可谓汗牛充栋,但说到底主要是思维逻辑起点、思维模型、运算方式、解读方式的异同。由于知识专业与工作背景不同,往往导致不同的解说。宗教学者多以内在超越与外在超越、理性与非理性是否统一作为思维异同的起点,哲学学者则往...
任何运算,都是通过一定的模型进行推算,所有逻辑思维无有例外。先举一例说明:学生小于将于2017年6月高考,其父母急切想提前几个月知道小于的考试结果。大数据预测方法如下:通过各种手段,获取小于高中三年的大小考试成绩,平时上课情况,老师、同学的...
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《易经》是”群经之首”、”三玄之冠”,中国文化的”源头活水”。但是,历代对《易经》的解释方法多种多样,观点不一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将易学分为两派六宗:其中占卜宗、祁祥宗、造化宗可归入象数派,老庄宗、儒理宗、史事宗可归入义...
宗教是一种极度抽象化、虚幻化的宇宙观,是上层建筑中一种超世的意识形态。它的特点是,相信在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某种超自然、超人类的神秘力量和境界,这种神秘的力量以非人的形式主宰着自然、人类与社会的生存与发展,人类只能对其顶礼膜拜,并按其意志行事...
一 《周易》中的法律思想及其影响近几年来,随着学术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深入,开始形成了一些主导性的观点,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: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文化、人治文化,是否为伦理文化,将在其他章节讨论;是否为人治文化,必须从根...
一 《周易》政治思想的先天矛盾性。作为”六经之首”、”源头活水”的《周易》,之所以能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,就在于它从根本上确立了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。所谓大传统,实际上是指文化中的显性部分——政治、经济、法律、道德...
中国文化是在以平原地理环境为前提产生的灌溉文明(农业文明)的基础上形成的以血缘宗法为纽带、以实用理性为根本、以乐感文化为主要特征的文化,它与以海洋文明为基础、以个体本位为根本、以因果关系与逻辑方法为主要特征的古希腊文化,以热带地理环境为前提...
在论述了人格层次思想后,我们应该把重点转向探讨《周易》”理想人格”的表现类型,这些类型应该说包括了中国传统文化关于理想人格的各个方面,本书不想一一列举,只想撮其大要而论。(一)进取型人格。首先看乾坤两卦,”乾坤其易之门耶”,本来是从宇宙论和...
“人格”一词来自拉丁文的persona,它的原意是”面具”或”脸谱”,指的是在戏台上表演的角色显示给观众的脸面,代表着戏中角色的特定身份。在西方,人格理论的研究很早就开始了,而西方式的研究蕴涵了生理、物理、心理、哲学与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,形...